随着体育设施的不断发展,塑胶跑道、操场由于出色的弹性可为足部和膝关节提供良好的缓冲性能,同时很大程度的减轻摔倒、跌落造成的伤害,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中小学校园等场所。但自2014年开始,苏州、上海、深圳等地多所学校发生“异味跑道、异味操场”现象,有的甚至造成孩子流鼻血、过敏、头痛、恶心等症状,我们称之为“毒跑道”事件。
不让孩子“输”在“毒跑道”的起跑线上,已成为父母们最为关注的孩子教育问题之一。
“毒跑道”事件使我们警醒,环保安全关乎生命健康。教育部及相关政府部门果断采取措施,发布了史上最严苛的环保标准,为生命健康提供法律保障。2016年11月,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对合成材料运动场地的成品及原料的有害物质限量进行了强制要求。
“毒”从何来?
塑胶跑道一般由塑胶粘合剂、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颜料、助剂、填料等组成,其中橡胶填充粒子为塑胶跑道提供高弹性。塑胶跑道气味可能来源于: